本文目录一览:
- 1、DOM-based XSS 与 存储性XSS,反射型XSS有什么区别
- 2、什么是xss攻击?
- 3、存储型XSS与反射型XSS有什么区别?
- 4、intetnet,攻击的类型是什么?
- 5、存储型XSS与反射型XSS有什么区别
- 6、xss攻击类型包括那些?
DOM-based XSS 与 存储性XSS,反射型XSS有什么区别
反射型XSS(non-persistent XSS), 存储型XSS(persistent XSS), DOM Based XSS4.1 非持久性跨站点脚本攻击非持久性XSS也称为反射型跨站漏洞。它是最常见的类型的...
什么是xss攻击?
一、什么是跨站脚本攻击
跨站脚本攻击(Cross Site Scripting)缩写为CSS,但这会与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CSS)的缩写混淆。通常将跨站脚本攻击缩写为XSS。
跨站脚本攻击(XSS),是最普遍的Web应用安全漏洞。这类漏洞能够使得攻击者嵌入恶意脚本代码到正常用户会访问到的页面中,当正常用户访问该页面时,则可导致嵌入的恶意脚本代码的执行,从而达到恶意攻击用户的目的。
二、跨站脚本攻击的种类
从攻击代码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1、持久型跨站:最直接的危害类型,跨站代码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
2、非持久型跨站:反射型跨站脚本漏洞,最普遍的类型。用户访问服务器-跨站链接-返回跨站代码。
3、DOM跨站(DOM XSS):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客户端脚本处理逻辑导致的安全问题。
三、跨站脚本攻击的手段和目的
常用的XSS攻击手段和目的有:
1、盗用cookie,获取敏感信息。
2、利用植入Flash,通过crossdomain权限设置进一步获取更高权限;或者利用Java等得到类似的操作。
3、利用iframe、frame、XMLHttpRequest或上述Flash等方式,以(被攻击)用户的身份执行一些管理动作,或执行一些一般的如发微博、加好友、发私信等操作。
4、利用可被攻击的域受到其他域信任的特点,以受信任来源的身份请求一些平时不允许的操作,如进行不当的投票活动。
5、在访问量极大的一些页面上的XSS可以攻击一些小型网站,实现DDoS攻击的效果。
四、跨站脚本攻击的防御
XSS攻击主要是由程序漏洞造成的,要完全防止XSS安全漏洞主要依靠程序员较高的编程能力和安全意识,当然安全的软件开发流程及其他一些编程安全原则也可以大大减少XSS安全漏洞的发生。这些防范XSS漏洞原则包括:
1、不信任用户提交的任何内容,对所有用户提交内容进行可靠的输入验证,包括对URL、查询关键字、HTTP头、REFER、POST数据等,仅接受指定长度范围内、采用适当格式、采用所预期的字符的内容提交,对其他的一律过滤。尽量采用POST而非GET提交表单;对“”,“”,“;”,“””等字符做过滤;任何内容输出到页面之前都必须加以en-code,避免不小心把htmltag显示出来。
2、实现Session 标记(session tokens)、CAPTCHA(验证码)系统或者HTTP引用头检查,以防功能被第三方网站所执行,对于用户提交信息的中的img等link,检查是否有重定向回本站、不是真的图片等可疑操作。
3、cookie 防盗。避免直接在cookie中泄露用户隐私,例如email、密码,等等;通过使cookie和系统IP绑定来降低cookie泄露后的危险。这样攻击者得到的cookie没有实际价值,很难拿来直接进行重放攻击。
4、确认接收的内容被妥善地规范化,仅包含最小的、安全的Tag(没有JavaScript),去掉任何对远程内容的引用(尤其是样式表和JavaScript),使用HTTPonly的cookie。
存储型XSS与反射型XSS有什么区别?
存储型XSS是指持久化,代码是存储在服务器中的,反射型XSS,是指非持久化,需要欺骗用户自己去点击链接才能触发XSS代码,所以这是两者比较大的区别。
intetnet,攻击的类型是什么?
1. Cross Site Script(XSS, 跨站脚本攻击)
XSS 主要有三种类型:
存储型 XSS: 注入的脚本永久的存在于目标服务器上,每当受害者向服务器请求此数据时就会重新唤醒攻击脚本;
反射型 XSS: 当用受害者被引诱点击一个恶意链接,提交一个伪造的表单,恶意代码便会和正常返回数据一起作为响应发送到受害者的浏览器,从而骗过了浏览器,使之误以为恶意脚本来自于可信的服务器,以至于让恶意脚本得以执行。
DOM 型 XSS: 有点类似于存储型 XSS,但存储型 XSS 是将恶意脚本作为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中,每个调用数据的用户都会受到攻击。
2. SQL Injection (SQL 注入)
所谓 SQL 注入,就是通过客户端的输入把 SQL 命令注入到一个应用的数据库中,从而得以执行恶意 SQL 语句。
3.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
DoS 攻击就是通过大量恶意流量占用带宽和计算资源以达到瘫痪对方 *** 的目的。
4. Cross Site Request Forgery (CSRF, 跨站请求伪造)
简单来说,CSRF 就是网站 A 对用户建立信任关系后,在网站 B 上利用这种信任关系,跨站点向网站 A 发起一些伪造的用户操作请求,以达到攻击的目的。
存储型XSS与反射型XSS有什么区别
XSS就是XSS。所谓“存储型”、“反射型”都是从黑客利用的角度区分的。对于程序员来说意义不大,反而是误导。只有“DOM-based”型略有不同。
XSS、SQL
injection之类的漏洞,原理都是破坏跨层协议的数据/指令的构造。
xss攻击类型包括那些?
从攻击代码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1)持久型跨站:最直接的危害类型,跨站代码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
(2)非持久型跨站:反射型跨站脚本漏洞,最普遍的类型。用户访问服务器-跨站链接-返回跨站代码。
(3)DOM跨站(DOM XSS):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客户端脚本处理逻辑导致的安全问题。
基于DOM的XSS漏洞是指受害者端的网页脚本在修改本地页面DOM环境时未进行合理的处置,而使得攻击脚本被执行。在整个攻击过程中,服务器响应的页面并没有发生变化,引起客户端脚本执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对本地DOM的恶意篡改利用。
常用的XSS攻击手段和目的有:
1、盗用cookie,获取敏感信息。
2、利用植入Flash,通过crossdomain权限设置进一步获取更高权限;或者利用Java等得到类似的操作。
3、利用iframe、frame、XMLHttpRequest或上述Flash等方式,以用户的身份执行一些管理动作,或执行一些一般的如发微博、加好友、发私信等操作。
4、利用可被攻击的域受到其他域信任的特点,以受信任来源的身份请求一些平时不允许的操作,如进行不当的投票活动。
5、在访问量极大的一些页面上的XSS可以攻击一些小型网站,实现DDos攻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