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黑客在线接单,网站入侵,渗透测试,渗透网站,入侵网站

印度工具类渗透率(印度软件出口量)

本文目录一览:

印度对中国有哪些威胁

中国的一切威胁归根结底都在美国身上。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第三名要想当上第二名有两种 *** ,一个是联合第二打败之一,另一个是联合之一打败第二。

所以只要中国排在第二,那么全世界对中国都有威胁。

任何一个有志于提升自己国家地位的国家,都必须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在这个秩序已经基本成型的世界上,空间是有限的

这种发展空间不仅是地理上的,比如领土和海上交通线。也是政治上的,比如联合国安理会的位置。还是经济上的,比如在国际产业链上的地位。

因此每一个国家在向上爬升的过程中都必须从竞争对手那里夺取必要的空间。在任何情况下,联强敌弱都是更优的选择,因此排在第二的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主要竞争对手。

让我们把经济问题掰开来说。

国际产业链条上不同的产业是分层级的。

更底下是资源型产业。中国是资源大国,但不是资源强国,因为国内的资源不够用,中国每年出口的资源性产品只占出口总量的一个零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中国是很依赖资源进口的,由于中国有钱而且需求庞大,将全世界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抬得很高,这对于所有的资源进口国都造成了巨大的竞争。特别是印度,因为印度是一个资源更加稀缺的国家,而且这个国家还站在工业化前夜,它要想发展起来需要比中国更大的资源投入,但是它偏偏没钱去跟中国抢资源。不要误会了,印度没有媒体说的那么财大气粗,印度的财政状况在金砖国家中是最糟糕的,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差不多是印度的两倍。所以说公平竞争抢资源,印度抢不过中国,没资源就发展不起来,就更没钱,然后更抢不过。只要中国自已不出问题,根本不用担心印度。况且,印度自己到目前仍然是一个资源出口大国,其资源型产品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因为它国内的工业落后,消费不了那么多资源,而且需要大量出口资源来换取外汇,平衡贸易。

对于日本来说,他们是有钱抢资源的,只不过需求量不那么大。但是日本是一个高度依赖资源进口的国家,而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它的海上交通线不可避免的必须经过中国附近。因此日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把中国彻底打垮,使中国不能或不敢威胁日本的海上交通线;要么干脆不要跟中国翻脸。当日本没有能力做到之一条,又不情愿第二条的时候,它就希望将美国拖下水,让老大和老二干一仗,自己渔翁得利。当然,美国希望的是中日两败俱伤,而不是中美两败俱伤让日本捡便宜。所以美日两家跳来跳去的演戏,但要真跟中国干一仗,那就是傻子干的事了。

第二层是农业。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中国是农业大国,但资源有限,也仅仅是够吃而已。如果有一天,中国由于国内粮食减产,需要在国际市场上突然收购5000万吨粮食,那会发生什么后果呢?我们知道中国一年的粮食产量已经接近6亿吨,5000万吨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月的消费,而且对于中国的国库来说这点钱也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国际粮食市场来说,这一下就要卷走一半以上的交易量,那么毫无疑问的国际粮食价格会出现暴涨。粮食价格暴涨的后果十分严重,美国这样的粮食出口大国要笑了。但日本是粮食进口大国,不过他们有钱,为了稳定国内的粮食市场,日本不可避免的拿出大笔的钱,也到国际市场上卷走一笔,并且进一步推高粮食价格。这一来俄罗斯和印度可就真的要哭了,俄罗斯人口少,钱多,还能撑得住,但印度可就不好办了。印度2011年粮食产量达到了2.53亿吨,不到中国的一半,人均粮食消费量约200公斤。尽管大部分印度人是不吃肉的,这样的粮食消费水平也就是比一个正常人类维持生命要稍微高一点而已。当然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中国人替印度遮掩,说人家信教,吃素,言下之意印度不需要生产那么多粮食。但是难道吃素就不能吃得好一点吗?难道印度人不希望自己吃得好一点?傻子都不信!在中国和尚都能吃得肥头大耳,可见信教以及吃素不能成为饮食水平低下的理由。不过有意思的是,它在2012年还出口了价值86.7亿美元的粮食,比上一年还上涨了69%,但考虑到2012年印度急剧恶化的国际收支情况,这种奇怪的现象似乎又可以理解了。印度农业的极度落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而且它在这十几年中粮食增产速度是小于人口增长速度的。2000年和2011年这两个年份都是粮食丰收年,他们的粮食从2.35亿吨增加到了2.53亿吨,而人口却从10.4亿增加到12.4亿。很明显这种状况是不可持续的,连同饿着肚子出口口粮来换取外汇的做法都是不可持续的。粮食危机这种事情绝不是危言耸听,2006年~2008年之间曾经发生过一次世界粮食危机,当时作为世界大米出口大国的越南,国内大米价格曾经涨到15元人民币一公斤。根据当时印度媒体的报道,印度人均粮食消费量曾经低到178公斤——这基本上已经是世界更低水平。而且印度在那几年也被迫从粮食出口国变为进口国。随着印度人口和经济的增长,“谁来养活印度”绝对会成为一个令人绝望的问题。

印度的农业必须大幅度的提高才能保证国家发展的需要。然而印度的农业发展又会遇到一只拦路虎:中国。这是怎么回事呢?由于印度的农业极其落后,吸纳了极其庞大的劳动力。因此农业提高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伴随着大量劳动力的释放,中国在三十多年内创造了超过5亿人进城的盛况。而对于印度来说,这一只极其庞大,但文化素质又极其低下的劳动力大军的安置就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别无选择的必须从中国嘴边抢下这5亿人的饭碗,但他们抢得下来吗?

第三层次是初级工业产品。其中包括了工业原材料和日用消费品,这一层级的产品属于必需品,广泛用于世界各个国家,因此市场非常庞大。同时这一层级的门槛很低,也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之一选择,因此在这一层级参与竞争的国家很多,利润也很薄。其中竞争力最强的不用说就是中国了,而且中国事实上目前占领着这一层级,可以说只靠中国一个国家的力量就足以支撑全世界的消费,中国不让出份额,其他国家就基本不可能在这一个层级获得大的发展。由于中国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工业正在不断上升,这种低利润、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已经不再适合中国。所以中国实际上正在逐渐退出这一层级。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中国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例如维持较低的工资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维持较高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我们是可以把这些行业留在中国的,但是我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再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了。况且,通过产业转移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可以更多的购买中国的高级工业产品,因为在高级工业产品的中下层级,之一大国就是中国。所以,中国的逐渐退出既有被动成分也有主动成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行业能够吸纳庞大的劳动力,所以中国的退出是缓慢的,有步骤的。

日本实际上已经退出了大部分的这类行业,他们与我们在这里没有大的竞争。

印度曾经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层级的翘楚,50年前印度纺织业曾经远比中国强大。但到了2012年,印度纺织和服装出口大约120亿美元,而中国则是2400亿美元。虽然很多人都会想起印度的软件神话,但我们要知道,软件业在全世界的市场份额是很小的,而且它能够容纳的劳动数量也是很小的。更何况中国每年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能够超过印度全部出口总额的两倍!印度作为一个站在工业化门槛上的国家,而且是一个人口与中国不相上下,青壮年更多而且劳动力素质比中国还要低一个档次的国家,它的发展需要,不可避免的要求将中国在这一层级的统治地位完全接过来。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

当然中国自己是不愿意很快的让出地位。别看中国目前正在逐渐退出,但实际上中国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因为中国的工业体系完整,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当其他国家在发展类似的产业时,小规模的时候还看不出来,当产能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电力供应不够,交通运输能力不够,配套产业力量不足,熟练劳动力不足等等问题。而中国的优势恰恰就是印度的劣势,在这些方面印度甚至不如东南亚。就目前来讲,初级工业的转移方向东南亚和拉美都比印度要优先,因为这些国家的基础更好,而且可以就近获得中国和美国庞大工业体系的便利支持。

那么印度是否能够迅速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印度需要巨量的资金,几万亿甚至十万亿的美金。这可不是乱说的,看一下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投资规模就知道了。但是目前来说,印度缺乏投资吸引力,这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东西,但主要在于 *** 的决策能力和魄力。有了钱就要有基础设施,印度基础设施差是出了名的,没有基础设施就不用奢谈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初级工业本身又是资源消耗大户,这就回到前面所说的抢资源的问题,这又反过来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有钱,有设施还不够,还得有人。根据驻孟买总领馆经商室网站转载印度时报2008年7月6日的报道,印度还有3亿成年人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在70年代时中小学教师就达到了500万人,到2009年共拥有小学教师567万人,初中教师352万人。而印度在2010年初等教育(8年级以下)教师只有不到400万人。可以说印度要赶上30年前中国的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整整这一代人都指望不上了,下一代人能不能赶得上都不好说。

第四层级,高级工业产品,包括工业机器设备和耐用消费品。这一类产品的消费对象是特定和有限的,中国的崛起过程已经使得这一市场获得了成倍的扩张。这一层级有竞争力的国家就很少了。由于发达国家逐渐的产业空洞化,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制造业一直在整体性的衰退。中国在这一层级是个什么地位呢?中国2012年出口的机电产品总额大约1.18万亿美元,占到全部出口总额的57%,从这个数字也可以看到,中国三万亿的外汇储备绝不是靠买袜子挣来的;其他国家,德国大约7000亿,美国5700亿,日本4800亿,韩国2900亿,法国2100亿;而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是,俄罗斯只有127亿,而进口却高达1377亿,工业强国的形象早已荡然无存,俄罗斯现在是一个靠卖资源换钱来进口工业产品的国家,他们出口70%以上是资源,进口70%以上是工业产品。

在这一层级当中,中国大而不强,优势主要还是在中低档次的产品上,而且远达不到统治地位。在中国的上升通道中,中下层主要是挤压韩国的空间,其他国家整体上已经无法与中国竞争。中上层主要是与日本抢夺空间,因为日本工业的衰退是比较明显的,最近几年工业品出口一直在下降;欧洲国家中德国太强,其他国家已经逐渐去工业化了。美国的份额也在逐渐向中国流动,最明显的事实是美国也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工业设备,美国造军舰也要用到中国生产的吊车。

中国工业上升的过程附带一个效果,那就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准确的说是在发展初级工业的过程中大量依赖中国生产的机电设备。所以印度也很尴尬,不愿意买中国的通信、电力、机械设备,但又不得不买。

印度机电和运输类产品的出口额大约386亿,基本上对中国不构成竞争力。而且在很长的时间,它的发展重点只能放在初级工业品上。

第五层级,装备制造业,也就是制造机器所用的机器。这是真正的高科技。中国在这一层级只能说是有,远远谈不上好。例如中国虽然已经是数控机床产量之一的国家,更高级的加工中心也能生产,但进口量还是远远大于出口量。在这一层级,中国在国际上基本没有竞争力,还是要老老实实把基础打好。印度基本上就不用提了。

综合而言,中国和印度之间经济上的竞争主要在资源和初级工业产品上,由于印度整个社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使得它缺乏与中国竞争的实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不构成威胁。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高级工业产品上,日本工业的衰退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双方仍存在很漫长的斗争过程。

印度软件很厉害吗?常见的软件哪些是印度的?

印度不是软件很厉害,是软件外包很厉害,印度没有几乎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不过大家所熟知的WINDOS确实主要是印度人写的,只不过微软拿下之后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家对这些不了解而已。

一分为三看待中美印IT互联网行业

总体来说,美国是软件行业厉害、互联网行业也厉害,美国人不论是做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或者我们换个话说,就是不管是做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应用生态搭建,美国都是当今世界工业水准更高的。这得益于美国强大的教育和人才引进计划,全世界的顶尖人才都愿意前往美国学习、生活、工作。

我国是传统软件一般,互联网网厉害,这跟我们不善于创新但善于模仿有很大的关系,加上我们国家是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市场,这是全世界更大的消费市场。同时我们在互联网行业采用相对封闭的政策,这就让很多国外的互联网巨头比如Google、Facebook就不能很好的进入中国市场发展,反过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很好的模式创新,所以我国互联网发展好。传统软件创新难度比较高,因此我们也很难发展起来。

印度是传统软件很强,但互联网一般。印度传统软件很强的原因是印度的外包很厉害,反过来印度采用相对开放的互联网策略,国际巨头进入印度市场之后不受政策的限制,巨头扎根之后,创业公司就很难从这些领域杀出来。因此印度传统软件行业不错,但是互联网行业一般。

印度是软件“富士康”,准确地说是外包厉害

印度的软件行业就跟我们国家的代工厂一样,在性质上有类似的地方,只不过从产业结构来说,软件产业更像是智力密集型企业,而代工领域更像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印度的软件外包厂商,比如大名鼎鼎的TCS、Infosys、Wipro、HCL等等,都是行业里非常著名的,可以说就是软件领域的富士康。

经过40年的发展,印度已经成为美国之外的第二大传统软件生产基地,全世界更大的外包软件生产基地,行业收入规模在2014年就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金,占到了当年印度GDP的7.5%,这些收入占比中,海外收入占到了691亿美元。

在美国微软、甲骨文、IBM等众多传统软件巨头的影响下,美国软件行业基本上很难诞生太多原创软件巨头,只能尽可能寻求做巨头的外包,做行业的补充,这一点跟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同样由于印度采用的是相对开放的互联网策略,导致了印度很难发展起来自己太多的互联网企业,这一点印度跟除我国之外的国家也类似,Google、Facebook、Amazon等巨头已经在印度很好的扎根,很难杀出一个竞争者。

印度有个大名鼎鼎的IIT、印度擅长培养职业经理人

不是说印度理工真的比美国名校强,但是印度理工的教学体系和美国无缝连接,同时印度理工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师文化,这让印度人在美国硅谷如鱼得水。

印度之所以擅长培养软件和互联网人才,主要还是因为印度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IIT,印度理工是全世界录取率更低的学校之一,在印度有个谣言说,只有没办法被IIT录取的学生,才会去美国的MIT、Stanford、CMU、UCB等著名的IT名校。即使是谣言,这也侧面反映了印度理工在印度人民眼里的地位。

IIT之所以强,主要还是两个因素,印度是全英文授课,甭管人家读音多么怪异,他们的学生都是直接使用英文教材,缩小了跟英美教育的差距。同时IIT有着强大的工程师文化,几乎就是以培养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印度的工程师文化是要远远超过国内的,甚至很多方面比美国还要疯狂,要知道工程师文化在MIT、Stanford已经很强了,但是这一点在印度更为明显。在印度人眼里做工程师,就意味着可以去美国硅谷改变自己的人生。

在不少的印度人眼里,在印度IIT、班加罗尔大学为代表的学校读完本科,接着去美国Stanford、MIT为首的名校读个硕士,最后在去一些商学院拿个MBA的学位,基本上就是沿着工程师向职业经理人转变的过程。微软CEO纳德拉、Google CEO皮扎伊都是印度人。

生活在中国的吃瓜群众其实很多时候看不上印度的,但是不得不说在软件领域,甚至IT领域,印度挺厉害的。且不说微软、谷歌等知名的互联网公司CEO都是印度裔人(这点上就已经领先中国,目前没有华人或者华裔担任全球市值前十的互联网 科技 公司CEO),更重要的是据说美国的软件50%交给了印度外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印度人,美国软件公司会停业。

但是 *** 上却有另外一种声音,说印度的软件业发达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泡沫。

为什么这么说呢?

1 .缺乏巨头公司和顶尖人才

不管是微软还是谷歌,或者阿里巴巴等,都不是印度的公司,而是中国和美国的。而且在顶尖人才这块,不管是谷歌的CEO,微软的CEO,其实都只是印度裔,并不是印度人,说到底已经算是人家美国的了,不是印度的。

印度虽然号称“世界的办公室”,软件业确实非常的发达,服务于世界。但也不要过于拔高,毕竟从事的基本都是一些低端的软件外包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

2 .要称霸软件业,不仅是外包,更要看产业链资源

简单讲,想要再软件业领跑全球,必须吸引真正掌握软件核心技术的人才,以及培养或者孵化出像微软和谷歌这样的软件公司。同时对软件业的产业链掌控能力也要够强,比如软件业息息相关的半导体等产业。但实际上,而要完成这些对中国来说都困难重重,更何况印度呢,简直就是难于登天了。

3. 人才外流到美国非常严重

印度确实能够年产数十万软件行业人才,尤其是码农,但是可惜的是,印度并不具备匹配的软硬件欢迎吸纳人才,往往顶尖的人被吸引到美国去了,甚至未来还可能被吸引到中国来。

培养人才和能用到人才是两码事,前些年不也在讨论中国人才外流到美国去,但实际上对着中国经济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有回流了,甚至还将研究院建到美国。但目前印度还做不到,还需要时间。

4. 但并不意味着印度没有优势

尤其是在美国,印度人和印度裔更团结,喜欢抱团作战,这其实是一大优点。

简而言之,一个国家的产业水平和综合国力密切相关,只有经济实力强的国家才能培养和留住人才,毕竟教育交通和医疗的配套,甚至是居住环境都和经济实力密切相关,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软件业不能形成气候的根本原因。

上初中那会,地理老师给我说,你们千万不要小瞧印度。实际上,我们中国就硬件厉害,反而没有印度在软件方面的优势。 确实,印度的软件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颇有地位的存在。甚至于,你会发现,微软,谷歌等等CEO都是印度人,并且还毕业于很出名的一所印度学府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IIT!

实际上,印度软件虽然在很早之前表现出色,然而现在的印度软件事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优势已经渐渐的消失。

虽然,在1999年印度成立了IT产业部,也就在那几年,印度造就了各种软件奇迹。

然而,你必须要看到,印度看似软件出色,实际,印度只是软件外包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为有无数个软件产业园,全球各大软件巨头遍布于此,主要承包软件开发业务,这并不是他们软件厉害,只是形成了产业规模。

可是,我可以给你说:

实际上,印度的fosys、萨迪亚姆计算机服务公司和HCL技术公司,基本都是印度的外包软件公司,确实他们很强,可惜就像富士康一样,天天在给外国品牌打工而已。 我实在找不到,我熟知的印度软件。

前段时间印度封杀上百款中国的APP沸沸扬扬,很多印度人那时发现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那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那么多的常用软件背后居然都是中国血统,印度本土企业居然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不过不得不承认印度的软件产业还是相当具有实力的,但是也只局限于项目外包,至于其他方面则是烂的一塌糊涂。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下面三个原因。

本土经济依旧非常落后

如果大家对互联网行业关注比较多就会发现,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科技 的进步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比如我们最有优势的移动支付,如果不是4G *** 以及手机走进千家万户,那么我们很多人依旧只能使用现金,移动支付也很难发展的起来。

印度国内目前是什么情况呢?从整体上看经济建设依旧十分落后,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还处于没电的地区;不少人还在贫困线附近挣扎,每天只能维持温饱;截止到2019年,印度的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也不足30%,买不起智能机的更是占据绝大多数。没有智能手机和电脑,那么这也就意味绝大部分的印度人都无法成为印度互联网公司的有效用户,

这个因素严重的制约了印度互联网企业的发展。

如果本土企业不能在国内站稳脚跟,并且积累到足够的用户资源以及资金,自然也就没有足够的实力向国外发展,这也是其他国家很少有印度软件的重要原因。

印度的人才大量流失

这也算是印度本土 *** 企业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人才大量的流向国外。据相关数据显示印度是全球人才外流最多的国家,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才流向了国外,并且大部分都不再回来了。人才的流向主要是美国,许多行业巨头内部都有印度高管的身影。

其实这也比较好理解,一个人才如果留在国内,本土的企业基本上没几个像样的,最多也就是把一个外包公司做大做强。如果去国外呢?不止意味着更高的薪酬,并且还有更大的舞台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两者取其一的话,肯定是出国更加让人心动。

不过这也算没办法的事情,现在摆在印度面前的就两条路,选择快速发展本国经济或者是给人才提供足够多的福利政策。不过从目前的形势上印度并没有对人才流失表现出足够高的重视,自然也就对这两条路兴致缺缺。印度的互联网人才如果不想在国内做外包,那就只能出走国外,那么人才流失的现象也会一直持续下去。

印度本土企业缺乏创新

其实从大局上看印度的软件外包虽然每年从国外赚取了足够多的利润,但是也对印度互联网行业造成极大的伤害。

软件外包这个行业更大的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缺乏创新性。只需要拿到客户的需求,全部按照要求来就完事了,完全没有什么需要创新的地方。印度互联网企业参与外包的数量越多,能够自主研发的企业自然越少,空白的国内市场自然给过其他国外的企业可乘之机。

在印度封禁我国数百款APP后,印度出现了大量的山寨APP,不止在功能上完全相同,甚至连产品的logo都大体一致。比如我图片中展示的就是我们熟悉的茄子快传的山寨版,基本上十多个APP在logo上都没明显变化。能这么没脸没皮的完全复制,也就是没创新性的印度企业能干的出来了。

总的来说印度能出现互联网巨头的概率远小于中国,除非未来印度国内的互联网环境能够得到极大的改善,企业也能更加注意国内市场,否则他们的互联网企业永远都是被外包的打工仔。

印度软件外包业务很多,在美国很多 科技 签证给了印度的IT工程师,微软和谷歌有不少印度的IT工作者。印度软件主要于出口销售。由于大力发展外包软件,本土很少有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产权。

常用的软件,windows有印度编程人员参与开发。

印度的软件并不厉害啊,软件设计流程中比较重要的架构和函数库印度都不行,软件相当于盖房子,中国的高级程序员做的是设计、规划、架构方面的工作,但这些工作做完了,还需要和水泥、需要搬砖、需要垒砖、需要抹灰……这些工作谁来做呢?当然就交给印度的程序员来做。

为什么印度人搬砖会发达呢?全靠欧美给印度定向做的产业转移,把软件搬砖业外包给印度来做,而且是给印度的班加罗尔做,其它地区的人民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即便如此印度人干得也并不怎么样。从产品角度来说,苹果的iOS和Mac OS外包给印度人开发之后bug满天飞,被用户戏称为咖喱味系统。从答主本人的生活经验来说,印度码农简直就是灾难,代码写得一点都不标准,维护难度直接上天,沟通又十分困难,操着奇怪的口音,态度又十分懒散,发他们邮件,从来没有当天回的,拖个二三天不是个事,即便联系上了也是各种扯皮,说真的,印度人恐怕是世界上最没有契约精神的种族。

至于在硅谷的地位,例如在微软,写程序的不是代码写得好就行了,同时还需要处理好和团队成员沟通并且向上级主观解释自己工作价值的任务。阿三哥程序员代码写的虽然不怎么样,但人家阿三哥能够在职业上一心往上爬,会表达会展现自己,而且非常抱团和排外,只要有一个阿三混到了高层,马上手下就会全部变成阿三。阿三的IT工程师编程能力不强没关系呀,人家只要会和上面的高层领导做好沟通,然后按照理解把这些任务具体分配给底层的码农去完成就OK。

很多人对印度的印象就是脏乱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印度的教育尤其是精英教育极其出色。

据相关数据统计:硅谷的工程师中三分之一的都是印度裔,美国的高 科技 公司中有7% 的总裁就是印度人。

全球500强的企业中,印度籍的CEO是外籍CEO中数量最多的。包括谷歌、微软的CEO。而印度人在硅谷创建的公司占硅谷公司的比例是15.5%。

印度的大学;印度理工大学,世界上最难考的大学之一,只是很多毕业生毕业后都去了美国硅谷深造。

印度的软件公司,大多都是外包,从事着软件外包的工作。比如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中很多部分都是印度人开发完成的。也就造成了印度软件的落后。

印度比较大一点的软件公司有Infosys、萨迪亚姆计算机服务公司和HCL技术公司等。但是其软件产品却是不怎么出名。

正好对你这一行比较了解。

印度的IT行业比较发达,而且例如新加坡、美国很多IT企业的高管、部门的Leader也都是印度人。印度人一个特点是无论英语说的怎么样,非常敢说,而且比较抱团。

再说说印度的IT,他们贫富差距比较大,这个行业也是比较赚钱,而且能往外走的行业,所以有些大学生甚至高中生会参加IT的培训。学习努力刻苦。但他们开发软件的效率不如中国,一个很小的需求要很多天才能完成。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的速度是远远快于他们的,无论是从电商还是从社交等方面的软件来看。

那常用的软件中国人用的比较少,他们的软件开发的交互体验,不一定适合中国本土的用户。

印度是软件服务业发达。

windows等美国软件或许就有印度程序员编写的代码,但windows并不属于印度软件。以程序员身份进入软件公司编写软件代码,和作为公司老板经营一个软件品牌,完全是两码事。

中国国内确实没有见过印度品牌软件。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本身有很强的it需求,用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这些都是由中国本土it企业完成,没印度什么事。

印度所谓的软件业其实就是欧美软件公司的苦力,干最脏最重最没技术含量的活。

与中国相比,印度经济发展具有哪些优越条件?其经济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印度更大的优越条件是人力资源价格优势。其次,印度在软件,特别是软件服务外包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印度的教育与西方接轨)。而且,还有向实体经济渗透的趋势。不过,在广大的其他领域,特别是装备制造、传统白色家电等,无法与中国抗衡。

从英国独立后,印度奉行社会主义的经济路线,严格限制私营公司、对外贸易和外来投资。不过,自1990年代起,印度逐步开放市场,实施经济改革,减少 *** 对贸易和投资的控制。纵然面对政治争议,印度 *** 逐步将公营机构私营化,以及开放部分行业予以私营和外资参与。

印度面对的经济问题来自庞大并持续增长的人口,以及贫富悬殊。贫穷仍是印度急需解决的问题,官方估计,2004至2005年印度有27%人口属于贫困人口。

扩展资料

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

虽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简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日益重要。印度凭借信息技术及大量受过教育并懂得英语的青年,发展成为全球企业将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后勤工序”外判的中心。印度成为软件及金融技术人员的“输出国”,其他行业如制造业、制药、生物科技、电讯、造船、航空和旅游的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

中国商品如何抢占印度市场?

4月29日发表文章《关于中印贸易的五个常见误解》,文章称,经常听到有关中印贸易的一些言论——所有中国商品都是廉价的,而且质量很差;中国在印度进口商品当中所占的份额高得惊人;印度的对华贸易赤字一直很高。为了了解真相,该媒体用统计数据检验了5种流行的说法。以下是结果:

迷思之一:中国产品便宜

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中国约有30%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但其余产品是以普通的市场价进入印度的。我们比较了从中国进口产品和从世界其他国家进口产品的平均单位价值。我们列举了一些以很大折扣进入印度的重要产品。

括号里的数字是中国价格低于世界其他国家价格的幅度:杀虫剂(88%),刺绣机(56.8%),齿轮箱(18.6%),优质有机化学药品和药品原料(20%-90%),尿素(15%),打印机(17%),洗衣机零部件(59%),石油焦(36%),冰箱(34%),太阳能电池(58%),粘胶纱(68%),锂电池(38%),铜箔(24%),空气净化器(45%)。

迷思之二:中国产品质量差

并非如此。数据显示,中国生产的产品质量不一,目的是迎合各个层次的买家,而未必是因为该国缺乏专门技术。不过,中国的战略产品质量很好,而且具有最新特点。例如,2013-2016年,中国提高了向印度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价格。

在此期间,中国太阳能电池的单位价格上升了68.7%。在此期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从6亿美元增加到了28亿美元。所以,中国不仅提高了单位价格,而且增加了出口和市场渗透率。目前,印度88%的太阳能电池来自中国。大多数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单价也提高了。

迷思之三:中国在印度进口商品当中所占份额高得惊人

并非如此。要理解这一点,让我们把中国在印度全球进口当中所占的份额与其他几个国家进行比较。中国在印度全球进口当中所占的份额为16.2%。日本、韩国和美国的数字分别为25.8%、21.4%和21.4%。因此,中国在印度全球进口当中所占的份额并不令人担忧。

迷思之四:我们只从中国进口消费品

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不仅包括消费品,还包括工业用的商品——机械和中间产品。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约有92%属于4类:电子、工程、化工和制药。印度的电子、电力和制药行业严重依赖中国。印度制药行业使用的90%的活性药物成分来自中国。

中国商品占到了印度进口日常用品的95%以上:毛毯、床单、假花、陶瓷餐具、厨房用具、婴儿车、钟表、三轮车、节日用品、梳子、保温瓶、蜡烛。这些都是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商。2005年,我们对中国这些产品的依赖还不到10%。

迷思之五:印度的对华贸易赤字一直很高

并非如此。看看中国2003-2005年的贸易数据。当时,印度拥有贸易顺差。此后很快就出了问题。印度2005年向中国出口了价值100亿美元的商品。我们在2017-2018年出口了价值120亿美元的商品。但在2005-2018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急剧增加,新德里的贸易顺差变成了超过500亿美元的逆差。真正的问题在于,日本、韩国和美国分别有17.6%、25.1%和8.7%的出口商品是出口到中国。但印度仅有4.2%。因此,问题在于印度对中国的出口太少。

文章称,印度的对华贸易逆差源自北京确保技术进步、国家支持等政策。新德里要减少对北京任何产品的严重依赖。关键是要加强制造业,并且在有关商品和服务出口准入的谈判中聪明地运用贸易政策工具。

在印度与欧美,中国手机品牌生存质量如何?

对中国手机品牌而言,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但从某种程度上也充满重重挑战,其核心是销量在增长,利润却停滞不前;手机品牌定位分化,行业竞争从设备本身转移到用户体验与服务上。如何开发新的利润空间?如何让品牌更强大?

近日,在【友盟+】与天猫手机联合主办的手机行业前沿论坛上,Kantar Division Insights大中华区CEO Deepender Rana从全球视角,分享了手机市场的格局与机会。

(Kantar Division Insights大中华区CEO Deepender Rana)

01

全球厂商面临的更大问题:两级分化严重

当下,全球手机厂商面临的更大问题是两级分化严重。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中,iPhone的销售由发达市场,高端用户和高利润所驱动。除苹果和三星外的所有品牌则来源于发展中市场,低价格段和低利润销售所推动。

我们研究过各种品牌的手机,发现只有苹果的手机定价没有很大的两级分化。苹果一家占据了全球87%的市场利润。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中国本土品牌的手机质量非常好,但大多依靠低端手机来实现销量的提升,然而客单价的利润却很低,这无疑是个弊端。当2017年手机市场遭遇之一次全球销量下滑后,中低端手机销量已经放缓,未来手机市场的趋势会走向高端化和优质服务。

我们认为打造一个强大品牌,持续创造极致的用户体验,将有利于提升利润空间。回到智能手机的发展中市场和发达市场,就如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们需要采取完全不同的品牌策略。

02

发展中市场(印度)正呈现三个关键趋势

之一、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占主导,消费者对价格高度敏感,手机利润率低,急需拓展高端市场份额。

印度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市场,智能手机渗透率达到55%,每年有7-10%的新品牌进入。大部分印度用户会购买中国手机品牌,这使得中国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但问题是,只有16%的印度用户会在换机时选择同一个品牌,如何提升品牌形象并设定稳健的转化策略,成为改变流失的关键。另外,印度用户对价格敏感,使得中国手机在印度利润偏低,品牌高端化成为拓展高端市场份额的关键。

第二、未来利润率增长的关键来源于忠诚用户的换机升级,这对品牌资产和长期满意度有很高要求。

以小米为例,在2015至2017的三年时间中,小米将印度用户规模由200万扩大到900万,创造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速度。另一个组数据显示,2015年2.38%的红米购买者表示,品牌是吸引他们购机的主要原因;而到了2017年,这一比例提升至47%,甚至超过价格和购买方便这两个因素,这说明小米品牌对用户的吸引力持续加强。

与此同时,小米现有用户的重复购买率也在不断攀升。优质的品牌体验,带动重复购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猜猜为什么?因为这就是苹果成功的秘诀。

第三、苹果公司已开始瞄准关键的发展中市场的中端部分,以期创建更大的存量用户数,从而培育更多高端用户。

在印度,最多只能让16%的用户购买同一品牌,而在欧洲因为苹果的存在,这一数字攀升到80%,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格局,也正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那么,面对印度这种极度受价格影响的市场,苹果又采用何种销售策略?苹果的策略重心在于升级程序、提升用户满意度、建设品牌形象,同时也在提升中低端市场份额。2016年,苹果在印度的销售有19%来自于中低端手机(例如老款iPhone),而现在这一数字增长到26%。

03

欧美等发达市场呈现的三个关键趋势

之一、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几近饱和,手机的生命周期在增加,迫使制造商寻找替代的收入来源来推动增长。

在几乎所有国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因为“现有手机足够好”,而长期使用。以美国为例,智能机换机周期从22个月增长为24个月,这个小小的变化,意味着每年将少卖出90万台设备,如何激励消费者更新换代呢?很幸运,中国的消费者仍然在与以往相同的速度更换手机。

第二、高端机市场在增长,但中国品牌对高端市场的影响仍不大。

高端市场,仍然是苹果和三星在主战场,中国品牌很难进入。但有一个例外,华为在西班牙大获成功:2015到2017年,华为在中高端的市场份额已经由5%增加到21%;高端市场份额由2%增加到10%。但是,驱动苹果和三星用户购机的是品牌因素,而对于华为更多是价格因素。

由用户调研数据看,当德国用户之一次拿起华为手机时,他们很喜爱很满意,因为手机的品质的确令人惊喜。但问题在于,华为的品牌是否强大到驱动用户进行之一次尝试?总体上,华为已经打入欧洲市场并取得很大成功,但如果没有强大的品牌资产,华为将很难真正突破高价市场。

第三、对中国品牌来说,要打入高端机市场,品牌力是驱动高端用户购买的关键因素,同时手机本身也必须具有“先进功能"。

虽然智能手机的传统功能,如屏幕尺寸、电池寿命和存储是重要的溢价卖点,但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寻找创新和差异化因素,比如防水、无限充电、与其他产品无缝融合的功能、新材料等。因此,在高溢价层,品牌需要持续创新,才能成为之一。

04

下一步,如何探索额外的收入来源?

在高端市场,用户受价格驱动的比例非常低。如何将品牌驱动成为持续的购买因素而不让科技驱动或价格驱动抢占先机?成交量增长正在趋平,增加利润愈发艰难,新的收入来源于哪呢?

之一、智能手机的饱和使得必须更注重忠诚度和新类别收入来源。

忠诚推动了大多数手机的销量,尤其是在高端产品上;高端用户更有可能从同一品牌购买更多品类产品;多设备用户创造更高的忠诚度和新的收入来源。

苹果拥有令人羡慕的用户忠诚度,但随着市场饱和,其重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增加同一用户购买苹果产品的数量。数据显示,苹果智能手机的忠诚度随着苹果产品的增加而增加,这使得其他品牌的生态系统更加难以渗透。三星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趋势。

第二、扩展新品类:智能家居、语音助手、人工智能。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并未达到用户所期望的水平,但这将成为下一个巨大的增长机会。在这一领域,更多是苹果和亚马逊或谷歌的竞争,其他厂商还未参与其中。

在中国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市场——智能语音市场。因为在智能设备上输入汉字并不容易,所以中国用户特别喜欢应用语音功能。我们还在全球进行研究,内容就是语音的使用以及人们如何与语音建立联系。另一个有趣的地方在于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语音品牌,例如苹果Siri 或者亚马逊Alexa。

第三、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比如苹果成功推出订阅(苹果音乐)和苹果支付。

苹果的竞争对手,一方面是苹果自身,如何持续探索设备、内容和服务的更佳组合模式。比如推出音乐和Apple Pay等服务,在2016年创造服务营销的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来自亚马逊。因为亚马逊一直在打造软硬件生态系统,渴望成为用户心中随时随地消费的一站式商店,智能家居系统正是为这一目的服务。并且自有设备让亚马逊有机会从其与消费者建立的关系网中清除苹果和谷歌的设备。而考虑到苹果巨额的现金储备,预计苹果将创造独特的内容消费,将挤压Spotify(全球正版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和亚马逊的生存空间。

猜你喜欢

看AI、BigData、IoT、New Retail如何赋能手机行业?

国产手机的寡头时代,再谈挑战与机会

友盟数观小米手机:流入品牌以苹果、魅族为主,流出以OPPO和vivo为主

超级用户黄金法则:Top 10%的用户价值是普通用户的5倍

电子商务发展前景怎么样?

墨西哥、印尼、尼日利亚电商市场高速发展。

在 《全球电子商务格局》 报告中,Insider Intelligence检查了冠状病毒大流行对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尼日利亚的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影响。

据了解,疫情正在加强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尼日利亚的电子商务,这些国家已经具有诸如人口众多,电子商务快速增长以及大量 *** 买家为其有利的工作等因素,但它也面临着明显的挑战。

这些国家中的每个国家都对冠状病毒危机做出了某种形式的封锁,这使得电子商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吸引力和必要性。

这导致这些国家(许多人尚未进行在线购买)的消费者开始在线购物,并计划在疫情之后进行更多的网上消费。 *** 的突然增加,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几年,都给电子零售商带来了更多的目标受众,从而为电子商务参与者提供了比扩展业务更快的机会。

我们列出了每个国家/地区的主流电子商务平台及热销产品。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是非洲更大的互联网经济体之一,2020年尼日利亚的B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约185亿美元,消费者人均消费417美元。而其中有53%的消费者在移动设备上下单,跨境购物者占61%。

由于尼日利亚平均年龄仅为18.4岁,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因此在年轻人的带动下,该国电商行业日益增长,使其成为跨境在线销售的好机会。

以下是尼日利亚最火的5个电子商务网站及其热卖产品。

Jumia

Jumia是尼日利亚排名之一的在线购物网站。该平台创建于2012年5月,被广泛认为是尼日利亚亚马逊的复制品。

Jumia以尼日利亚更优惠的价格提供优质的产品。他们的购物网站和App易于使用。Jumia平台在中国的集货仓包括:深圳、广州、厦门、宁波、义乌、杭州和香港等。

主要为消费者提供包括杂货、健康和美容、家庭用品、电子、时尚、婴儿和玩具等在内的品类。

Konga

Konga当前是尼日利亚第二大的在线购物网站。成立于2012年7月,总部位于尼日利亚拉各斯。他们有一个适合移动设备浏览的网站,其中包含大量产品种类,可以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Konga商店在哈科特港,拉各斯,伊巴丹,阿布贾,阿萨巴等主要城市的重要位置设有数个仓库,用于出售商品,以便快速,轻松地将商品交付给客户。

目前,Konga主要品类为电子产品、时尚服装、家电厨具、母婴玩具和葡萄酒等,用户在Konga平台上购物时还可以使用借记卡或通过KongaPay付款。

此外,Konga还协助各种商品的小型企业在其网站上展示和销售。

SuperShop NG

SuperShop NG在线商店是尼日利亚之一大在线技术商店。

SuperShop NG在线零售各种高科技产品,例如智能配件、家用电器、移动 *** 、笔记本电脑、电子书、无线电通信、闭路电视、监控摄像机、间谍和隐藏摄像机等。

SuperShop NG以更优惠的价格出售优质产品。他们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一流的客户服务和出色的交付服务。这是尼日利亚唯一的免费提供其所有产品送货服务的在线购物网站。

Payporte

Payporte通常被称为尼日利亚更受欢迎的在线零售商店,于2014年成立。该平台在一个平台上为其客户提供优质,负担得起的产品和服务。

Payporte还帮助展示小型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以便潜在客户可以了解它们。

Kara

Kara是尼日利亚顶级的在线购物网站之一,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访问。

平台上的主要产品包括所有用于 *** 的电源和电源、逆变器和太阳能相关产品、电子产品、家用和厨房电器、儿童电子用品、笔记本电脑、计算机和办公设备、汽车产品等。它们的优势是具备更优惠的价格。

作为小型企业主,可以通过其市场在Kara上展示您的平台。

根据最近的研究,在过去的一年中,尼日利亚拥有9905万互联网用户。预计到2023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1.317亿。互联网普及率将在2020年占总人口的46.6%,并将在2025年达到65.2%。

2020年在尼日利亚电商平台受欢迎的产品如下:

手机    三星、iphone、小米、Oppo等  

手机配件    充电器、移动电源、手机支架、存储卡、手机屏幕投影仪  

时尚用品    男士手表、男鞋、香水、假发  

化妆品类    香精、香水、护肤霜、脱毛膏  

保健产品    维生素、减肥产品  

电子设备    搅拌机、冰箱、蓝牙音箱、智能电视、数码相机、键盘  

汽车配件    汽车内饰、空气过滤器、贴花、仪表盘手机座、车灯  

婴儿用品/儿童    婴儿汽车座椅、便携式婴儿床、吸奶器、玩具、婴儿浴盆  

服装    泳衣、塑身衣  

尼日利亚的消费者也比较注重商品的价格及新鲜度,喜欢关注较为创新的商品。由于尼日利亚民族众多,语言也十分丰富,所以想要进军该市场,产品也一定要适应不同的消费人群。

印度尼西亚

据了解,在当前的全球电商市场中,当数东南亚区域的前景更具活力。据Google和Temasek联合报告显示,东南亚电商规模2015年仅有5.4亿美元,但到2025年预计将高达87.8亿美元,激增1626%。从用户规模上看,据统计,截至2021年2月,东南亚地区新增买家用户4000万人,总用户规模达到4亿人。

由此可见,印度尼西亚电商市场高速发展。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印度尼西亚非大都市地区的新增用户占比达到了56%。

Shopee

Shopee在印尼势头迅猛,在2019年第四季度电商表现成功超越Tokopedia,封顶印尼电商榜至今。Shopee是目前东南亚更受欢迎的电商平台之一。

2015年在新加坡成立,目前在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均设有办事处。

服装、时尚配饰一直是最热门的品类!以斋月为例,Snapchat研究显示40%的受访者购买了服饰商品;28%购买了游戏、付费应用及保险等数字产品;其次为化妆品和个人需求品、小工具和配饰、家庭需求品、鞋子、母婴用品等。这些也是Shopee旺季的热推商品。

Tokopedia

成立于2009年,是印尼更受欢迎的在线电商平台。目前,平台注册商户达400万(由小型零售商和品牌方组成),物流范围覆盖93%的印尼区域。

平台商品种类日益增多,不仅提供时尚类、家电等产品,同时也增加了食物和饮料。

Tokopedia数据显示,食品和饮料类,如蜂蜜、水果、鸡蛋、薯条、大米、糕点等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宠物用品的销量也很可观,最畅销的产品包括鱼、猫粮。畅销书籍的需求量也很大,包括小说、儿童书、职业发展、宗教等。此外,需求较大的产品还包括墙纸、气泵、插座、适配器等。

Bukalapak

印尼第三大电商平台。从C2C业务起家,目前是印度尼西亚更大的电子商务之一,拥有7千万以上用户,以及超过 140万的每日交易量。

Bukalapak 是印尼其中一个更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每个月以10%的速度增长。拥有超过一线城市规模的独特客户群体,并也通过5百万商家的社区和 *** 拥有强大的线下 *** ,因此也为跨境卖家提供独特的B2B机会。

平台热销产品包括电子产品,比如电子产品配件、头戴式耳机、智能手表等,此外家用产品也很受欢迎,比如家用电器、家具物品、玩具手办等。服装类产品尤其是男装的销量也非常好,包括手表、衬衫、皮带等。

Blibli

在印度尼西亚各地提供免费送货服务,且可为所有产品提供分期付款,分期最长期限高达12个月。

覆盖品类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的小工具、相机、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设备、时尚男装、时尚女装、保健、美容、母婴产品、体育及户外活动、门票和优惠券、家居产品、玩具和视频游戏等15大类几十万种产品。

Bhinneka

成立于1993年,主要聚焦在电脑、笔记本电脑、小工具和配件领域的销售。此外,超过9,000家供应商提供各种IT和电信需求、电子设备、爱好和身体护理产品。不仅通过网站提供在线购物服务,还在多个城市设有线下商店。

雅加达有五家商店(Gunung Sahari、Mangga Dua Mall、Ratu Plaza、Poins Square、Cibubur Junction),还有一家位于泗水(Jalan Dharmahusada)。

墨西哥

墨西哥作为拉美第二大经济体,其电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受到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追捧,除了拉美电商巨头Mercadolibre 墨西哥站(月均访问量:1.27亿人次)和电商巨头Amazon 墨西哥站(月均访问量:6300万人次),各大独立站和其他地区电商平台也在相继布局,进驻墨西哥市场。

墨西哥拥有互联网用户达8500万,渗透率达65%。移动网民达8100万,渗透率62%。年轻人口基数大、移动互联网普及率高、商业数字化发展前景广阔等因素以外,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演变也有利于电商的发展。

据数据显示,2020年墨西哥在线销售额增长了81%,占该国零售业的9%。AMVO首席执行官Pierre Claude Blaise表示,与2019年的数字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墨西哥主要的电商平台如下:

Mercado Libre Mexico

这个电商网站近年在整个拉美地区受到关注,销售额居然都能打败美国电商巨头,一跃成为墨西哥电商的老大。

该平台是由一家阿根廷的电子商务和支付公司开发的,目前在拉丁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业务,客户已覆盖1.7亿人口,尤其在巴西,也是该国的电商Top 1。

目前墨西哥月点击量能达1亿多,产品类别齐全,从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到汽车和配件,从时尚到玩具和家具,甚至还有房地产,非常厉害。

Coppel

Coppel于1941年在墨西哥成立,是一家连锁百货公司。

Coppel出售电子产品,家居装饰,电器,衣服和配件,以及汽车配件,体育用品和旅游产品,并通过20多家实体商店及其在线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月点击量多达1700万。

Liverpool

它是一家零售公司,由El Puerto de Liverpool Limited公司运营,在墨西哥经营连锁百货商店。

利物浦通过其商店和在线平台主要在墨西哥各地销售服装和配件,电子产品,家庭装饰,家具,玩具和特色食品。

这家百货公司有些地段的分店比较大,东西比较多,网站上活动也很多,比另一家墨西哥百货公司El Palacio de Hierro价格稍微低些,属于中档消费,想必因为这样才受欢迎。月点击量约980万。

2021年的外贸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可以抓住每一次机会,加油!

(本文由焦点视界focusvision综合编译)

  • 评论列表:
  •  慵吋贪欢
     发布于 2022-09-09 15:37:37  回复该评论
  • IT行业比较发达,而且例如新加坡、美国很多IT企业的高管、部门的Leader也都是印度人。印度人一个特点是无论英语说的怎么样,非常敢说,而且比较抱团。 再说说印度的IT,他们贫富差距比较大,
  •  鸠骨疚爱
     发布于 2022-09-10 00:00:19  回复该评论
  • 旧非常落后 如果大家对互联网行业关注比较多就会发现,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科技 的进步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比如我们最有优势的移动支付,如果不是4G网络以及手机走进千家万户,那么我们很多人依旧只能使用现金,移动支付也很难发展
  •  颜于而川
     发布于 2022-09-09 15:53:58  回复该评论
  • .缺乏巨头公司和顶尖人才 不管是微软还是谷歌,或者阿里巴巴等,都不是印度的公司,而是中国和美国的。而且在顶尖人才这块,不管是谷歌的CEO,微软的CEO,其实都只是印度裔,并不是印度人,说到底已经算是人家美国的了,不是印度的。 印度虽然号称“世界的办公室”,软件业确实非常的发达,服务于世界。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