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黑客在线接单,网站入侵,渗透测试,渗透网站,入侵网站

程序员桌面时钟编程代码(程序员桌面时钟编程代码复制)

本文目录一览:

Windows程序设计编写完成一个时钟的程序

void CDigitalClock::DrawSingleNumber(int nNum,int nLeft)

{

switch (nNum)

{

case 0:

DrawSection1(nLeft);

DrawSection2(nLeft);

DrawSection3(nLeft);

DrawSection4(nLeft);

DrawSection5(nLeft);

DrawSection6(nLeft);

break;

case 1:

DrawSection2(nLeft);

DrawSection3(nLeft);

break;

case 2:

DrawSection1(nLeft);

DrawSection2(nLeft);

DrawSection4(nLeft);

DrawSection5(nLeft);

DrawSection7(nLeft);

break;

case 3:

DrawSection1(nLeft);

DrawSection2(nLeft);

DrawSection3(nLeft);

DrawSection4(nLeft);

DrawSection7(nLeft);

break;

case 4:

DrawSection2(nLeft);

DrawSection3(nLeft);

DrawSection6(nLeft);

DrawSection7(nLeft);

break;

case 5:

DrawSection1(nLeft);

DrawSection3(nLeft);

DrawSection4(nLeft);

DrawSection6(nLeft);

DrawSection7(nLeft);

break;

case 6:

DrawSection1(nLeft);

DrawSection3(nLeft);

DrawSection4(nLeft);

DrawSection5(nLeft);

DrawSection6(nLeft);

DrawSection7(nLeft);

break;

case 7:

DrawSection1(nLeft);

DrawSection2(nLeft);

DrawSection3(nLeft);

break;

case 8:

DrawSection1(nLeft);

DrawSection2(nLeft);

DrawSection3(nLeft);

DrawSection4(nLeft);

DrawSection5(nLeft);

DrawSection6(nLeft);

DrawSection7(nLeft);

break;

case 9:

DrawSection1(nLeft);

DrawSection3(nLeft);

DrawSection4(nLeft);

DrawSection2(nLeft);

DrawSection6(nLeft);

DrawSection7(nLeft);

break;

default:

;

}

}

void CDigitalClock::DrawSection1(int nLeft)

{

if (m_memDC.m_hDC!=NULL)

{

CPoint point[4];

point[0].x=nLeft+(int)(0.1*m_nWidth);

point[0].y=m_nYmargin;

point[1].x=nLeft+(int)(0.9*m_nWidth);

point[1].y=m_nYmargin;

point[2].x=nLeft+(int)(0.7*m_nWidth);

point[2].y=(int)(0.2*m_nWidth)+m_nYmargin;

point[3].x=nLeft+(int)(0.3*m_nWidth);

point[3].y=(int)(0.2*m_nWidth)+m_nYmargin;

CBrush br(m_crText);

CRgn rgn;

rgn.CreatePolygonRgn(point,4,ALTERNATE);

m_memDC.FillRgn(rgn,br);

br.DeleteObject();

rgn.DeleteObject();

m_memDC.MoveTo(point[0]);

m_memDC.LineTo(point[1]);

m_memDC.MoveTo(point[1]);

m_memDC.LineTo(point[2]);

m_memDC.MoveTo(point[2]);

m_memDC.LineTo(point[3]);

m_memDC.MoveTo(point[3]);

m_memDC.LineTo(point[0]);

}

}

void CDigitalClock::Draw2Dot(int nLeft)

{

if (m_memDC.m_hDC!=NULL)

{

CBrush br(m_crText);

CRect rect;

rect.SetRect(nLeft+(int)(0.3*m_nWidth),(int)(0.4*m_nWidth)+m_nYmargin,

nLeft+(int)(0.6*m_nWidth),(int)(0.7*m_nWidth)+m_nYmargin);

m_memDC.Ellipse(rect);

CRgn rgn1;

rgn1.CreateEllipticRgn(rect.left,rect.top,rect.right,rect.bottom);

m_memDC.FillRgn(rgn1,br);

rect.OffsetRect(0,(int)(0.8*m_nWidth)+m_nYmargin);

m_memDC.Ellipse(rect);

CRgn rgn2;

rgn2.CreateEllipticRgn(rect.left,rect.top,rect.right,rect.bottom);

m_memDC.FillRgn(rgn2,br);

br.DeleteObject();

rgn1.DeleteObject();

rgn2.DeleteObject();

}

}

主要代码在这~~慢看~~`

单片机时钟程序编写及电路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

单片机简介可以说,二十世纪跨越了三个“电”的时代,即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已进入的电脑时代。不过,这种电脑,通常是指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它由主机、键盘、显示器等组成。还有一类计算机,大多数人却不怎么熟悉。这种计算机就是把智能赋予各种机械的单片机(亦称微控制器)。顾名思义,这种计算机的最小系统只用了一片集成电路,即可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因为它体积小,通常都藏在被控机械的“肚子”里。它在整个装置中,起着有如人类头脑的作用,它出了毛病,整个装置就瘫痪了。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现在有些工厂的技术人员或其它业余电子开发者搞出来的某些产品,不是电路太复杂,就是功能太简单且极易被仿制。究其原因,可能就卡在产品未使用单片机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上。

学习单片机是否很困难呢?应当说,对于已经具有电子电路,尤其是数字电路基本知识的读者来说,不会有太大困难,如果你对PC机有一定基础,学习单片机就更容易。为使绝大多数读者能用上单片机。我们这里将尽量按深入浅出、删繁就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 *** 交给读者,以达到把大家领进单片机之“门”的目的。不过,单片机和PC机一样,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技术,有人说“计算机是玩出来的”,单片机亦一样,只有多“玩”,也就是多练习、多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它。因此,本讲座会提供各种练习和实验,并介绍一些适用于初学者且性价比较高的单片机和开发系统的货源。你只有认真完成成这些实践环节,才能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单片机的组成

单片机要自动完成计算,它应该具有哪些最重要的部分呢?

我们以打算盘为例计算一道算术题。例:36+163×156-166÷34。现在要进行运算,首先需要一把算盘,其次是纸和笔。我们把要计算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之一步先算163×156,把它与36相加的结果记在纸上,然后计算166÷34,再把它从上一次结果中减去,就得到最后的结果。

现在,我们用单片机来完成上述过程,显然,它首先要有代替算盘进行运算的部件,这就是“运算器”;其次,要有能起到纸和笔作用的器件,即能记忆原始题目、原始数据和中间结果,还要记住使单片机能自动进行运算而编制的各种命令。这类器件就称为“存贮器”。此外,还需要有能代替人作用的控制器,它能根据事先给定的命令发出各种控制信号,使整个计算过程能一步步地进行。但是光有这三部分还不够,原始的数据与命令要输入,计算的结果要输出,都需要按先后顺序进行,有时还需等待。如上例中,当在计算163×156时,数字36就不能同时进入运算器。因此就需要在单片机上设置按控制器的命令进行动作的“门”,当运算器需要时,就让新数据进入。或者,当运算器得到最后结果时,再将此结果输出,而中间结果不能随便“溜出”单片机。这种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一定管理的“门”电路在单片机中称为“口”(Port)。在单片机中,基本上有三类信息在流动,一类是数据,即各种原始数据(如上例中的36、163等)、中间结果(如166÷34所得的商4、余数30等)、程序(命令的 *** )等。这样要由外部设备通过“口”进入单片机,再存放在存贮器中,在运算处理过程中,数据从存贮器读入运算器进行运算,运算的中间结果要存入存贮器中,或最后由运算器经“出入口”输出。用户要单片机执行的各种命令(程序)也以数据的形式由存贮器送入控制器,由控制器解读(译码)后变为各种控制信号,以便执行如加、减、乘、除等功能的各种命令。所以,这一类信息就称为控制命令,即由控制器去控制运算器一步步地进行运算和处理,又控制存贮器的读(取出数据)和写(存入数据)等。第三类信息是地址信息,其作用是告诉运算器和控制器在何处去取命令取数据,将结果存放到什么地方,通过哪个口输入和输出信息等。

存贮器又分为只读存贮器和读写存贮器两种,前者存放调试好的固定程序和常数,后者存放一些随时有可能变动的数据。顾名思义,只读存贮器一旦将数据存入,就只能读出,不能更改(EPROM、E2PROM等类型的ROM可通过一定的 *** 来更改、写入数据——编者注)。而读写存贮器可随时存入或读出数据。

实际上,人们往往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并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单片机除了进行运算外,还要完成控制功能。所以离不开计数和定时。因此,在单片机中就设置有定时器兼计数器,其基本结构与本连载之(二)中的举例类似。到这里为止,我们已经知道了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即单片机是由中央处理器(即CPU中的运算器和控制器)、只读存贮器(通常表示为ROM)、读写存贮器(又称随机存贮器通常表示为RAM)、输入/输出口(又分为并行口和串行口,表示为I/O口)等等组成。实际上单片机里面还有一个时钟电路,使单片机在进行运算和控制时,都能有节奏地进行。另外,还有所谓的“中断系统”,这个系统有“传达室”的作用,当单片机控制对象的参数到达某个需要加以干预的状态时,就可经此“传达室”通报给CPU,使CPU根据外部事态的轻重缓急来采取适当的应付措施。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单片机的组成,余下的问题是如何将它们的各部分连接成相互关联的整体呢?实际上,单片机内部有一条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纽带”,即所谓的“内部总线”。此总线有如大城市的“干道”,而CPU、ROM、RAM、I/O口、中断系统等就分布在此“总线”的两旁,并和它连通。从而,一切指令、数据都可经内部总线传送,有如大城市内各种物品的传送都经过干道进行。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

前面已经讲述了单片机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些部分构成了单片机的硬件。所谓硬件(Hardware),就是看得到,摸得到的实体。但是,光有这样的硬件,还只是有了实现计算和控制功能的可能性。单片机要真正地能进行计算和控制,还必须有软件(Software)的配合。软件主要指的是各种程序。只有将各种正确的程序“灌入”(存入)单片机,它才能有效地工作。单片机所以能自动地进行运算和控制,正是由于人把实现计算和控制的步骤一步步地用命令的形式,即一条条指令(Instruction)预先存入到存贮器中,单片机在CPU的控制下,将指令一条条地取出来,并加以翻译和执行。就以两个数相加这一简单的运算来说,当需要运算的数已存入存贮器后,还需要进行以下几步: 之一步:把之一个数从它的存贮单元(Location)中取出来,送至运算器。

第二步:把第二个数从它所在的存贮单元中取出来,送至运算器;

第三步:相加;

第四步:把相加完的结果,送至存贮器中指定的单元。

所有这些取数、送数、相加、存数等等都是一种操作(Operation),我们把要求计算机执行的各种操作用命令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指令。但是怎样才能辨别和执行这些操作呢?这是在设计单片机时由设计人员赋予它的指令系统所决定的。一条指令,对应着一种基本操作;单片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就是该单片机的指令系统(Iustruction Set),不同种类的单片机,其指令系统亦不同。

使用单片机时,事先应当把要解决的问题编成一系列指令。这些指令必须是选定的单片机能识别和执行的指令。单片机用户为解决自己的问题所编的指令程序,称为源程序(Source Program)。指令通常分为操作码(Opcode)和操作数(Operand)两大部分。操作码表示计算机执行什么操作,即指令的功能;操作数表示参加操作的数或操作数所在的地址(即操作数所存放的地方编号)。因为单片机是一种可编程器件,只“认得”二进码(0、1)。要单片机运作,单片机系统中的所有指令,都必须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例如,在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中,从存贮器中取出一数到CPU中的累加器(在运算器中,参与运算、存放运算结果的专用寄存器)的指令代码为74H,累加器内容加立即数的代码为24H,再加上立即数代码,累加器送数到内部RAM存贮器的代码为F6H~F7H等。这些指令是用十六进制表示二进制的机器码。MCS-51单片机的字长为8位,有时,要完成某些操作用一个字节尚不能充分表达。所以,在指令系统中有单字节指令,也有多字节指令。机器码是由一连串的0和1组成,没有明显的特征,不好记忆,不易理解,易出错。所以,直接用它来编写程序十分困难。因而,人们就用一些助记符(Mue monic)——通常是指令功能的英文缩写来代替操作码,如MCS-51中数的传送常用MOV(Move的缩写)、加法用Add(Addition的缩写)来作为助记符。这样,每条指令有明显的动作特征,易于记忆和理解,也不容易出错。用助记符来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程序。但是,助记符编写的程序便于人理解,可单片机却只认识二进制机器代码,因此,为了让单片机能“读懂”汇编语言程序必须再转换成由二进制机器码构成的程序,这种转换过程,就称为“汇编”。汇编可借助于人工查表法来实现,也可借助PC机通过所谓“交叉汇编程序”来完成。由机器码构成的用户程序一旦“进入”了单片机,再“启动”单片机,就可让它执行输入程序所规定的任务。

MCS-51的CPU和存储器

CPU结构

单片机8051的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一、运算器

运算器以完成二进制的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为核心,再加上暂存器TMP、累加器ACC、寄存器B、程序状态标志寄存器PSW及布尔处理器。累加器ACC是一个八位寄存器,它是CPU中工作最频繁的寄存器。在进行算术、逻辑运算时,累加器ACC往往在运算前暂存一个操作数(如被加数),而运算后又保存其结果(如代数和)。寄存器B主要用于乘法和除法操作。标志寄存器PSW也是一个八位寄存器,用来存放运算结果的一些特征,如有无进位、借位等。其每位的具体含意如下所示。PSW

CY AC FO RS1 RS0 OV - P对用户来讲,最关心的是以下四位。

1�进位标志CY(PSW�7)。它表示了运算是否有进位(或借位)。如果操作结果在更高位有进位(加法)或者借位(减法),则该位为1,否则为0。

2�辅助进位标志AC。又称半进位标志,它反映了两个八位数运算低四位是否有半进位,即低四位相加(或减)有否进位(或借位),如有则AC为1状态,否则为0。

3�溢出标志位OV。MCS-51反映带符号数的运算结果是否有溢出,有溢出时,此位为1,否则为0。

4�奇偶标志P。反映累加器ACC内容的奇偶性,如果ACC中的运算结果有偶数个1(如11001100B,其中有4个1),则P为0,否则,P=1。

PSW的其它位,将在以后再介绍。由于PSW存放程序执行中的状态,故又叫程序状态字.运算器中还有一个按位(bit)进行逻辑运算的逻辑处理机(又称布尔处理机)。其功能在介绍位指令时再说明。

二、控制器

控制器是CPU的神经中枢,它包括定时控制逻辑电路、指令寄存器、译码器、地址指针DPTR及程序计数器PC、堆栈指针SP等。这里程序计数器PC是由16位寄存器构成的计数器。要单片机执行一个程序,就必须把该程序按顺序预先装入存储器ROM的某个区域。单片机动作时应按顺序一条条取出指令来加以执行。因此,必须有一个电路能找出指令所在的单元地址,该电路就是程序计数器PC。当单片机开始执行程序时,给PC装入之一条指令所在地址,它每取出一条指令(如为多字节指令,则每取出一个指令字节),PC的内容就自动加1,以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使指令能顺序执行。只有当程序遇到转移指令、子程序调用指令,或遇到中断时(后面将介绍),PC才转到所需要的地方去。8051CPU通过指定的地址,从ROM相应单元中取出指令字节放在指令寄存器中寄存,然后,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代码被译码器译成各种形式的控制信号,这些信号与单片机时钟振荡器产生的时钟脉冲在定时与控制电路中相结合,形成按一定时间节拍变化的电平和时钟,即所谓控制信息,在CPU内部协调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运算等操作。

;tn=myie2dg

如何在C++中如何编写得到微妙单位的时间的代码

百度, ctrlc, ctrlv。。。

c++ 毫秒,微妙级计时 ***

在Windows平台下,常用的计时器有两种,一种是timeGetTime多媒体计时器,它可以提供毫秒级的计时。但这个精度对很多应用场合而言还是太粗糙了。另一种是QueryPerformanceCount计数器,随系统的不同可以提供微秒级的计数。对于实时图形处理、多媒体数据流处理、或者实时系统构造的程序员,善用QueryPerformanceCount/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是一项基本功。

在Intel Pentium以上级别的CPU中,有一个称为“时间戳(Time Stamp)”的部件,它以64位无符号整型数的格式,记录了自CPU上电以来所经过的时钟周期数。由于目前的CPU主频都非常高,因此这个部件可以达到纳秒级的计时精度。这个精确性是上述两种 *** 所无法比拟的。

在Pentium以上的CPU中,提供了一条机器指令RDTSC(Read Time Stamp Counter)来读取这个时间戳的数字,并将其保存在EDX:EAX寄存器对中。由于EDX:EAX寄存器对恰好是Win32平台下C++语言保存函数返回值的寄存器,所以我们可以把这条指令看成是一个普通的函数调用。像这样:

inline unsigned __int64 GetCycleCount()

{

__a *** RDTSC

}

但是不行,因为RDTSC不被C++的内嵌汇编器直接支持,所以我们要用_emit伪指令直接嵌入该指令的机器码形式0X0F、0X31,如下:

inline unsigned __int64 GetCycleCount()

{

__a *** _emit 0x0F

__a *** _emit 0x31

}

以后在需要计数器的场合,可以像使用普通的Win32 API一样,调用两次GetCycleCount函数,比较两个返回值的差,像这样:

unsigned long t;

t = (unsigned long)GetCycleCount();

//Do Something time-intensive ...

t -= (unsigned long)GetCycleCount();

这个 *** 的优点是:

1.高精度。可以直接达到纳秒级的计时精度(在1GHz的CPU上每个时钟周期就是一纳秒),这是其他计时 *** 所难以企及的。

2.成本低。timeGetTime 函数需要链接多媒体库winmm.lib,QueryPerformance* 函数根据MSDN的说明,需要硬件的支持(虽然我还没有见过不支持的机器)和KERNEL库的支持,所以二者都只能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关于DOS平台下的高精度计时问题,可以参考《图形程序开发人员指南》,里面有关于控制定时器8253的详细说明)。但RDTSC指令是一条CPU指令,凡是i386平台下Pentium以上的机器均支持,甚至没有平台的限制(我相信i386版本UNIX和Linux下这个 *** 同样适用,但没有条件试验),而且函数调用的开销是最小的。

3.具有和CPU主频直接对应的速率关系。一个计数相当于1/(CPU主频Hz数)秒,这样只要知道了CPU的主频,可以直接计算出时间。这和QueryPerformanceCount不同,后者需要通过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获取当前计数器每秒的计数次数才能换算成时间。

这个 *** 的缺点是:

1.现有的C/C++编译器多数不直接支持使用RDTSC指令,需要用直接嵌入机器码的方式编程,比较麻烦。

2.数据抖动比较厉害。其实对任何计量手段而言,精度和稳定性永远是一对矛盾。如果用低精度的timeGetTime来计时,基本上每次计时的结果都是相同的;而RDTSC指令每次结果都不一样,经常有几百甚至上千的差距。这是这种 *** 高精度本身固有的矛盾。

下面是几个小例子,简要比较了三种计时 *** 的用法与精度

//Timer1.cpp 使用了RDTSC指令的Timer类//KTimer类的定义可以参见《Windows图形编程》P15

//编译行:CL Timer1.cpp /link USER32.lib

#include stdio.h

#include "KTimer.h"

main()

{

unsigned t;

KTimer timer;

timer.Start();

Sleep(1000);

t = timer.Stop();

printf("Lasting Time: %d\n",t);

}

//Timer2.cpp 使用了timeGetTime函数

//需包含mmsys.h,但由于Windows头文件错综复杂的关系

//简单包含windows.h比较偷懒:)

//编译行:CL timer2.cpp /link winmm.lib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stdio.h

main()

{

DWORD t1, t2;

t1 = timeGetTime();

Sleep(1000);

t2 = timeGetTime();

printf("Begin Time: %u\n", t1);

printf("End Time: %u\n", t2);

printf("Lasting Time: %u\n",(t2-t1));

}

//Timer3.cpp 使用了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数

//编译行:CL timer3.cpp /link KERNEl32.lib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stdio.h

main()

{

LARGE_INTEGER t1, t2, tc;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tc);

printf("Frequency: %u\n", tc.QuadPart);

QueryPerformanceCounter(t1);

Sleep(1000);

QueryPerformanceCounter(t2);

printf("Begin Time: %u\n", t1.QuadPart);

printf("End Time: %u\n", t2.QuadPart);

printf("Lasting Time: %u\n",( t2.QuadPart- t1.QuadPart));

}

如何解答VB程序透明时钟~~@@###$$!@!!

我刚开始学VB对这们课很不熟悉??????

建议

既然刚开始学,就先不要去了解这一些。

因为这一些(VB中运用API)是学完基础之后。再过 @不短@ 的时间才能理解的。(当然,如果不象我那么笨,应该理解的时间要缩短一些了。)

API的调用在VB中算较为高深的部分了。

很多人学了一回VB,连这个(API在VB中的运用)听都没听说过。

这也是为什么VB程序员经常受人置疑的原因。

希望不要见怪。

用VB编程 “儿童认识钟表” 约50行

这么麻烦的问题你连分都不给,谁做啊?

还是自个儿好好学习吧

用visual c++ 6.0可视化编程如何编写电子时钟

你好

我分长期和短期的学习来分别说一点我的建议

(1)如果你只是想通过短期时间突击来完成你这个vc6.0电子时钟的程序,而且当前时间已经不多,并且你又有一些c++的基础的情况下,我的建议是:

多找一些《《visual c++ 6.0编程实例》》的书,可以在迅雷里下载,也可以去书店找,运气好的话,可能书里面就有你做的这个例子,如果实在没有你的这个例子,那你就要首先想想你这个程序大致需要怎么做,比如说:首先确定是做个单文档的模式还是做个对话框的模式;其次是如何添加时钟的边框,如何画出指针;再次如何让表针转动等问题,有了这些问题以后,针对这些问题再去那些事例书中找对应的例子,完整的时钟例子虽然找不到,但是拆分以后的这些小步骤还是能找到的。以上就是针对你现在的基础我的一点建议。

(2)如果你以后打算从事VC的开发,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希望能给你帮助:

1.首先是学习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原理。你只有在较为深刻地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原理,才可能会理解代码为什么要这样写,理解一些低层的错误。在此推荐一本书,《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迅雷 上有下,它能让你在程序员的角度上,对计算机有个深刻的了解,很不错。

2.有了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原理的初步认识,下一步可以了解下windows的编程思想,掌握最基本的sdk编程,对于您进一步学vc好处莫大,推荐经典书籍《《window程序设计》》迅雷上也有下

3.孙鑫的《VC++从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vc的入门读物,比较容易理解

4.vc提高篇,推荐《深入解析Windows系统(第四版),深入剖析mfc程序的运行过程。

最后:了解点操作系统的原理对编程也是有好处的。了解一下Windows操作系统的底层原理是怎样的,虚拟内存是个什么东西,进程是什么,等等。

总得说来长期的学习,就是这几本书:

《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window程序设计》》《VC++深入详解》、《Windows环境下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Windows核心编程》、《深入解析Windows系统(第四版)》这几本书,应该是你学习编程的一个有效的过程

恩,好了,最后祝你好运!

  • 评论列表:
  •  断渊饮惑
     发布于 2022-07-07 04:22:25  回复该评论
  • 记录下来,然后第一步先算163×156,把它与36相加的结果记在纸上,然后计算166÷34,再把它从上一次结果中减去,就得到最后的结果。 现在,我们用单片机来完成上述过程,显然,它首先要有代替算盘进行运算的部件,这就是“运算器”;其次,要有能起
  •  南殷野侃
     发布于 2022-07-07 05:42:19  回复该评论
  • 运算和控制,正是由于人把实现计算和控制的步骤一步步地用命令的形式,即一条条指令(Instruction)预先存入到存贮器中,单片机在CPU的控制下,将指令一条条地取出来,并加以翻译和执行。就以两个数相加这一简单的运算来说,当需要运算的数已存入存贮器后,还需要进行以下几步: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